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2025-01-15

李 敏

园艺学报质量怎么样_园艺学报文章_园艺学报

教 授 博 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青岛市城阳区长城路700号,

电话: -

E-mail:

基本情况:

主要从事蔬菜遗传育种和生理生态研究。2007年被授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10年入选青岛农业大学“136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2011获得“青岛农业大学巾帼建功十大标兵”称号;2012年获得“山东省高校三八红旗标兵”和“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近年来,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主持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研究了AM真菌提高作物抗盐性机制,并筛选出2种抗盐菌株 和G. 。着重研究了AM真菌对西瓜生长的影响以及诱导西瓜抗枯萎病的机制。发现AM真菌显著降低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提高防御酶活性,从而减轻镰刀菌对西瓜的为害程度。选育出出口菠菜、胡萝卜和毛豆新品种,食用南瓜品种“青农绿栗1、2号”和南瓜砧木“青农砧木1、2号”等蔬菜新品种7个。获省部级等科技成果奖6项,在《 in Soil and Plant 》、《》、《》、《园艺学报》、《植物病理学报》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90余篇,SCI收录7篇。在教学过程中,学风严谨,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并获得优秀教学质量奖,六合奖教金,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师。

学习经历:

1982.09-1986.07 山东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

1990.09-1993.06 浙江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2003.09-2005.06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6.07-1993.11 莱阳农学院农学系,助教;

1993.12-1998.11 莱阳农学院园艺系,讲师;

1998.12-2004.11 莱阳农学院园艺系,副教授;

2004.11至今 青岛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教授;

2006.09-2009.11 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

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园艺植物栽培学原理、蔬菜栽培学、设施园艺学、蔬菜栽培与良种繁育、蔬菜研究进展、蔬菜商品学、菌根学和园艺学概论等;研究生课程:高级蔬菜栽培生理、蔬菜研究进展。

学术任职与服务/社会服务:

山东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园艺学会理事,山东省蔬菜协会常务理事,全国职业技术学院技能大赛裁判员,《北方园艺》、《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中国农业科学》、《菌物学报》、《微生物学报》等杂志审稿人。

人才培养:

指导研究生17名,2名获得优秀研究生国家奖学金,6名获青岛农业大学优秀硕士论文,5人为省优秀毕业研究生。指导本科生130余人,50%以上考取重点院校研究生。

获得教学科研奖励:

1. “中国丛枝菌根研究” 2005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第贰位)

2. “出口创汇蔬菜进口替代品种选育” 2002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首位)

3. “AM真菌研究与应用” 2007年获得中华农业科技三等奖(第贰位)

4.“特色南瓜品种选育与推广”2014获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首位)

5.“VA菌根真菌的筛选及其应用技术研究”1999年获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首位)

园艺学报质量怎么样_园艺学报文章_园艺学报

6. “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研究” 2011年获得青岛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第贰位)

7.“丛枝菌根真菌生理生态研究”2013年获青岛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贰位)

8.“莱发二号黄瓜新品种的选育” 2004年获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第贰位)

9.“落叶果树菌根研究” 1999年获山东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2位)

10. “培养研究生科研素养的研究与应用” 2009年获山东省研究生教育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第二位)

11. “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多媒体课件”2007年获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位)

12.“蔬菜专业全程动态实践教学的探讨” 2004年获莱阳农学院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位)

主持科研项目:

1. 高附加值露地蔬菜周年供应优质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体系创建集成与示范(),“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4.1-2018.12,主持。

2. 北方设施蔬菜高效节能集约化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011.1-2013.12,主持。

3. 丛枝菌根真菌丛枝结构介导黄顶菊建群的营养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1-2013.12,主持。

4. 抗线虫的AMF+PGPR组合菌剂的筛选与应用(),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3.1-2015.12,主持。

5. 西瓜--辣椒轮作无害化防控线虫高效模式研究与示范(),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6.1-2017.12,主持。

6. 菌根化西瓜苗根分泌物及其调节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机制(13-1-4-143-jch),青岛市基础研究项目,2013.9-2015.9,主持。

7. 青岛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推广团队--蔬菜栽培岗位专家。2016.11,主持。

8. AM真菌诱导棉花防卫性酶的分子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2002.01-2004.12 (第二位)

9. AM真菌丛枝发育在诱导植物抗病中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5.01-2007.12 (第二位)

10. 保护地土壤中丛枝菌根群落结构与功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9.01-2011.12 (第二位)

11. 丛枝菌根真菌与氮素对茶树氨基酸合成的影响(),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8.01-2010.12, 主持。

12. AM真菌提高作物抗盐性机制与抗盐菌株的筛选,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01-2004.12 主持。

13. AM真菌提高西瓜抗枯萎病的机制,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基金,2007.12-2009.12 主持。

14. 轮作、间作提高作物产量的生态学机理研究 (09-1-3-57-jch),青岛市科技局,2009.06-2011.09 主持。

代表性论文:

1. Li M, Liu RJ, P and. Li XL. of Three Fungi and on and of Taro. in Soil and Plant . 2005, 36: 2383-2396 (SCI收录)

2. Chen K, Liu WX, Guo , Li M*. of fungi in soils used for . of , 2012, 6(10): 2469-2474 (SCI收录)

3. Li Y, Chen YL, Li M, Lin XG, Liu RJ*. of on soil and of in a soil of . , 2012, 22: 79-87(SCI收录)

4. Liu RJ. Dai M, Wu X, Li M, Liu XZ. of the root-knot [ ( & White) ] on by dual with fungi and plant - . , 2012, 22: 289-296(SCI收录)

5. Bai YF, Li M, Guo SX*. 2012. of fungi with plant Hogg. of , 6(11): 2779-2784 (SCI收录)

6. Wang MY, Hu, LB, Wang WH, Li M, Liu ST, Liu RJ*. of long-term fixed on of fungi. , 2009, 19(5): 663-672(SCI收录)

7. Liu RJ, Li Y, Diao ZK, Li M(李敏), Lin XG. of soil depth and on of fungi in soils with . , 2013, 23(3): 350-358 (SCI收录)

7.李 敏, 王维华, 刘润进. AM真菌和镰刀菌对西瓜根系膜脂过氧化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植物病理学报, 2003, 33(3): 229-232

8.李 敏, 孟祥霞, 刘润进, 等. AM真菌和镰刀菌对西瓜根系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菌物系统, 2001, 20(4): 431-436

9.李 敏, 刘润进, 赵洪海. AM真菌与西瓜枯萎病关系初探. 植物病理学报, 2000, 30 (4):327-331

园艺学报质量怎么样_园艺学报文章_园艺学报

11. 李 敏, 刘鹏起, 刘润进. 丛枝菌根真菌对芋组织培养苗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02, 29(5): 451-453

12.李 敏, 王维华, 王然, 刘润进. 高温胁迫对菠菜叶片保护酶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 园艺学报, 2004, 31(1): 99-100

13.李 敏, 王维华, 刘润进, 李晓林. 大田条件下丛枝菌根菌对西瓜枯萎病的影响. 植物病理学报, 2004, 34(4): 472-473

14.李敏, 王琳.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共生效应、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微生物学杂志, 2015, 35(6):1-9

15. 柏艳芳, 郭绍霞, 李 敏*. 入侵植物与丛枝菌根真菌的相互作用. 应用生态学报, 2011, 22(9): 2457-2463

16. 宋尚成, 朱凤霞, 李 敏*, 刘润进. 秸秆生物反应堆对西瓜连作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微生物学通报, 2010, 37(5): 701-707

17.李 敏, 刘 敏, 刘润进. 丛枝菌根真菌对蔬菜品质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2, 10 (6):50-51

18.Zhao M, Li M, Liu RJ. of on and in soil used for . of , and , 2010, 2(7): 17-22

19.孙吉庆, 刘润进, 李 敏*. AM真菌与作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植物生理学报, 2012, 48 (9): 845-852

20.陈可, 孙吉庆, 刘润进, 李敏*. 丛枝菌根真菌对西瓜嫁接苗生长和根内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1):135-141

21. 赵萌, 李 敏﹡, 王淼焱, 张学义. 西瓜连作对土壤主要微生物类群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微生物学通报, 2008, 35(8): 1251-1254

22. 季彦华, 刘万学, 刘润进, 万方浩, 李敏*. 丛枝菌根真菌在外来植物入侵演 替中的作用. 植物生理学报, 2013, 49(10): 973-980

23. 吕星光, 刘润进, 李敏*. 丛枝菌根真菌对西瓜嫁接苗抗南方根结线虫病的影响. 菌物学报, 2017, 36(7): 1018-1027

24. 马通, 刘润进, 李敏*. 丛枝菌根真菌对生菜耐热性的效应. 植物生理学报, 2015, 51 (11): 1919-1926

25. 韩亚楠, 陈可, 师进生, 刘润进, 李敏*. 镧对丛枝菌根发育的影响. 菌物学报, 2014, 33(4): 847-857

26. 季彦华,刘润进,李敏*. 自然入侵条件下黄顶菊丛枝菌根定殖及发育的研究. 菌物学报, 2015, 34(1): 82‐90

27. 赵青华, 孙立涛, 王玉, 丁兆堂, 李敏*. 丛枝菌根真菌和施氮量对茶树生长、矿质元素吸收与茶叶品质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2014, 50 (2): 164-170

28. 吕星光, 周梦迪, 李敏*. 低温胁迫对甜瓜嫁接苗及自根苗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报, 2016, 03(52): 334-342

29. 田蜜, 陈应龙, 李敏, 刘润进. 丛枝菌根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应用生态学报, 2013, 24( 8) : 2369-2376

30. 盛萍萍, 刘润进, 李 敏*. 丛枝菌根观察与侵染率测定方法的比较. 菌物学报, 2011, 30(4): 519-525

教学研究论文:

1. 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几点做法. 第二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11

2. 大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 通讯作者,高等农业教育,2015.1

3. 蔬菜专业全程动态实践教学的探讨. 第一位,高教研究,2000

4. 新形势下园艺专业(蔬菜方向)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 第一作者,安徽农学通报,2015,12

参编教材:

1. 蔬菜栽培学简明教程,副主编,北京:化工出版社,2007.01

2. 萝卜、胡萝卜、牛蒡四季栽培技术,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01

3. 蔬菜栽培,编写2、7、8章,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 06

4. 程智慧.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蔬菜栽培学总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9 参编植株调整

5. 程智慧.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蔬菜栽培学各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9 参编薯芋类、茄果类

6. 王秀峰.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农林高等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蔬菜栽培学各论 北方本(第四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8 参编薯芋类

下一篇:>园艺学报是核心期刊吗>正文
上一篇:有虫眼、颜色淡、长相歪,这样的果蔬更好吃?你错了!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