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学报杂志果树

2024-11-03

园艺学报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园艺学报杂志果树

湖北海棠 在几种胁迫下的表达分析1-9

摘要:为了分析抗病抗逆作用,以湖北海棠[Malus (Pamp)Rehd.]为试材,利用特异引物进行RT-PCR基因克隆,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组织中基因的表达及低温、高盐、干旱、胁迫和外源IAA、ABA处理对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克隆到的片段长度为1 240 bp,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999 bp,编码333个氨基酸。该基因与拟南芥同源,故命名为,登录号为。基因表达分析表明,在根、茎、叶等组织均有表达,其中在花萼、花辨、果实中表达量较高。该基因明显受低温、高盐、干旱胁迫诱导表达,最高相对表达量可达20倍以上;而受PEG、苹果白粉病菌及外源ABA和IAA轻微诱导,最高相对表达量在10倍以下。除了在抗白粉病方面与具有相似功能外,可能还在湖北海棠的抗寒、抗盐、抗旱过程中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红丽’海棠早实植株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10-20

摘要:以童期不同的海棠(Malus sp.)植株为试材,使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花芽分化期间短枝顶芽、幼叶、细根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以探讨内源激素对花芽分化的影响,为缩短果树童期、开发利用早实海棠资源奠定基础。结果显示,早实植株与成熟嫁接植株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似。花芽分化的前期阶段,芽和根中IAA 含量均逐渐减少,到9 月初开始上升,成熟植株含量整体低于未成熟植株;成熟植株叶中内源IAA 含量高于未成熟植株。芽中GAs 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成熟植株8 月份达到最低,而未成熟植株9 月份处于最低水平;叶中GAs 含量在成熟植株均保持较低水平;根中GAs 变化与芽相反。内源ZR 含量在不同器官均有大幅增加,成熟植株均高于未成熟植株,实生早实植株中的变化幅度最大。成熟植株芽中ABA 含量在160 ~ 170 ng · g-1FW 上下波动,未成熟植株始终低于160ng · g-1FW;叶和根中的ABA 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即先升高后逐渐下降,9 月之后回升。成熟植株较未成熟植株在芽与叶中均表现为高比值的ABA/GAs 与ZR/GAs,而根中与此相反。

水杨酸对梨SOD、PPO 同工酶和NPR1 表达的影响41-48

摘要:以鸭梨(Pyrus ‘Yali’)为试材,研究外源水杨酸处理后梨叶片中内源水杨酸(S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的变化特点以及病程相关基因非表达子1(NPR1)对水杨酸的早期应答反应。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后梨叶片中内源SA含量升高,其中游离态SA含量随处理浓度增大而逐渐升高,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结合态SA随处理增大而逐渐降低,但均显著高于对照。SOD、PPO同工酶酶谱分析结果显示,水杨酸处理后酶谱带表达量增强。接种病菌试验表明,0.200 mmol · L-1 SA可以诱导梨增强对轮纹病的抗性,且诱导处理过的叶片受到病菌侵染时SOD、PPO酶活性增强。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0.200 mmol · L-1 SA诱导后梨叶片中NPR1表达量明显升高,但NPR1在茎中的表达受到抑制。

园艺学报杂志蔬菜

自交不亲和甘蓝亲和花粉授粉早期差异蛋白质分析69-78

摘要:为从蛋白质的角度揭示自交不亲和甘蓝亲和授粉早期花粉与柱头相互作用,将蛋白质组学方法应用于自交不亲和性甘蓝柱头与亲和花粉互作早期差异蛋白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亲和授粉后3 ~ 5 min与1 h对比,有116个差异蛋白质点,而授粉后1 h与2 h差异不显著。按照特异表达与变化量大的蛋白质点优先原则,初步选取差异点中71个点做质谱分析,鉴定出31个可信差异蛋白质。与亲和授粉后3 ~ 5 min组相比,1 h组中特异表达蛋白质有19个,上调表达9个,下调表达3个。31种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有两种蛋白与前人发现的与花粉管在柱头中生长发育相关蛋白相同,其他29种参与包括胁迫与防御应答在内多种生理过程。对早期差异蛋白中这种“既有促进花粉管发育的蛋白,也有与防御相关蛋白”现象分析表明,花粉管生长性侵入柱头的过程有可能伴随着柱头抗性的提高。

辽宁省甜瓜果腐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初探89-97

摘要:由丝核菌引起的甜瓜果腐病是辽宁省近年发生的新病害,在棚室甜瓜生产中发生渐趋严重。根据病原菌形态、致病性、菌丝融合群和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其病原菌为茄丝核菌( ),AG-4 HGI融合群。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8 ℃;最适pH 6.0 ~ 8.0;供试10种培养基中,在甜瓜煎汁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快;供试9种碳源和10种氮源中,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菌核形成最适条件为温度25 ℃,pH 7.0,理查培养基,黑暗条件;以山梨醇为碳源的PA培养基和以KNO3为氮源的查氏培养基有利于菌核形成。对于病菌菌核萌发胡萝卜煎汁培养基最为适宜;供试9种碳源和10种氮源中,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菌核萌发最适温度28 ℃,最适pH 5.0 ~ 8.0,黑暗条件利于菌核萌发;菌丝致死温度50 ℃、10 min;菌核致死温度53 ℃、10 min。

园艺学报杂志观赏植物

牡丹Ty3-gypsy 类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序列的克隆及分析98-106

摘要:根据Ty3-gypsy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中原牡丹( )品种‘洛阳红’和野生种卵叶牡丹( qiui Y. L. Pei et D. Y. Hong)中扩增出430 bp左右的目标片段。目的条带经回收、克隆、测序及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后,获得了13条来自牡丹的Ty3-gypsy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序列。这些核苷酸序列具有较高的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缺失突变,序列长度变化范围为412 ~ 446 bp,同源性范围为71.5% ~ 94.8%。翻译成氨基酸后,有12条序列出现1 ~ 9个不同程度的终止密码子突变,3条序列出现移框突变。其核苷酸序列经过系统聚类后可分为6个家族。将其氨基酸序列与已登录的不同物种Ty3-gypsy反转录转座子反转录酶的氨基酸序列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植物具有较高的同源性,表明它们间可能存在着Ty3-gypsy反转录转座子的横向传递。

园艺学报杂志研究报告

遮荫和环剥对荔枝枝梢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117-124

摘要:以12年生‘黑叶’荔枝( Sonn.‘Heiye’)为研究材料,进行遮荫、环剥及遮荫 + 环剥处理,观测这些处理对新梢生长,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和环剥处理均能显著抑制枝梢生长,降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但两种处理抑制光合作用的机制各异。其中,环剥处理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产生永久性光抑制,显示光系统Ⅱ(PSⅡ)受到破坏,因此,环剥处理导致光合作用的降低与光反应系统的破坏有关;遮荫下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维持正常,淀粉含量降低,但即使在相同的人工光源下,光合作用速率同样低于对照,可能主要与暗反应系统活性减弱有关;而遮荫可显著缓解环剥对光反应系统的破坏效应。

主要蔬菜作物基因组含量统计与比较分析135-144

摘要:基因组含量又称基因组大小或DNA 1C值,是指物种配子染色体组所含DNA的量。基因组含量是比较和进化基因组学研究的基础。为掌握蔬菜基因组含量变化规律,利用植物DNA 1C值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了主要蔬菜作物的基因组含量信息,通过统计比较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流式细胞术(Flow ,FC)是测定蔬菜基因组含量的最佳方法;(2)睡莲科的莲藕( )是目前已知的基因组含量最小(0.24 pg)的蔬菜,石蒜科的自然四倍体藠头( )基因组含量最大(32.75 pg);(3)主要蔬菜种类中,石蒜科(19.08 pg)蔬菜平均基因组含量最高,十字花科(0.78 pg)和葫芦科(0.78 pg)蔬菜最低;(4)多年生和单子叶蔬菜平均基因组含量分别极显著高于非多年生蔬菜和双子叶蔬菜。

园艺学报杂志新品种

早熟薄皮核桃新品种‘双早’179-180

摘要:‘双早’是以‘云新7926’为母本,四川乡土核桃‘夏早’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实核桃新品种。坚果壳薄(0.69 mm),光滑。平均单果质量11.3 g,出仁率55.4%,粗脂肪含量68.84%,粗蛋白含量20.74%。4年生树冠投影面积坚果产量达465 g · m-2。

黄色线辣椒新品种‘青线椒2号’186-188

摘要:辣椒 品种

早熟甜椒新品种‘冀研15号’189-190

摘要:甜椒 雄性不育两用系 品种

春大白菜新品种‘晋春2号’191-192

摘要:‘晋春2号’为早中熟春大白菜一代杂交种。生育期70 ~ 75 d,叶球合抱,中桩,炮弹形,商品性好,品质佳,单株质量2.0 ~ 2.5 kg,净菜产量72 000 ~ 78 000 kg · hm-2,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在山西省中南部及全国同生态类型地区均可种植。

蝴蝶兰新品种‘红桃’195-196

摘要:‘红桃’蝴蝶兰是以‘台糖火鸟’为母本,‘新女孩’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新品种,花浅紫红色,大花,主枝花朵7 ~ 8朵,总花数8 ~ 13朵,花朵排列整齐有序,花径10.0 ~ 10.6 cm;自然条件下10—11月花芽形成并抽出花梗,1月中旬始花,2—3月为盛花期。

东方百合新品种‘罗娜’197-198

摘要:‘罗娜’是以东方百合Cai74(‘Cai74’)为母本,以索尔帮‘’为父本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的新品种。3年田间试验表明:整体性状稳定,花瓣主色为白色,次色位于花瓣中脉为红色,柱头淡绿色,茎杆绿色带紫色斑点,明显区别于父、母本,对镰刀菌有很强的抗性,经济性状优良,适应性强,易繁殖。

五叶爬山虎新品种‘加引1号’199-200

摘要:‘加引1号’是从加拿大引种的五叶爬山虎栽培种中经多年驯化选育出的新品种。卷须及不定根发达,吸附攀援能力强,生长速度快;春夏季叶片浓绿,秋季叶片变红,景观价值高;抗旱性和强抗寒性极强,耐荫性较强,适应性广,可用于北方多种形式绿化。

下一篇:园艺学报发表
上一篇:园艺学报主要收录哪些类型的论文?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